游客
题文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实际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英国内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诸君诸君,发辫之害如此,虽欲不变通之其可已乎!戊戌推翻新政,一蹶不振,论者多咎变法之初不先变发。发短不可以骤长,不可以骤长,则面目形状既变,衣服装束不得不随之而变,衣服装束变,而行为政治皆不得不变矣。”此言论

A.认识到风俗变迁与社会发展间存在联系
B.为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所提出
C.科学地指出了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
D.表明当时国人已充分认识到蓄辫的危害

下表是1928—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岁出总额与部分支出比率”(部分)(数据整理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此表说明

时间
岁出总额
(万元)
军费支出占百分比
债务支出占百分比
经济建设支出占百分比
教育支出占百分比
1928年
49700
49.7
33.3
0.6
1.5
1929年
61875
42.9
33.4
0.4
2.6
1930年
71200
43.8
39
0.2
2.0


A.国民政府重心在于排除异己稳定政局
B.巨额债务支出反映中国半殖民地性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资金短缺停滞不前
D.国民政府关注民众生活高度重视教育

据《申报》记载,1896年杭州的通益公纱厂开建,“经丁绅丙、王绅震元等创办以来,其时风气未开,集资不易,故迭拨官款,以为提倡……”这表明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蔚然成风
B.官僚资本在中国开始出现
C.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有所变化
D.实业救国的思潮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最终以沉船上发现的瓷盘碎片(下图)确定了该船只的身份。据此获取的信息是

A.制瓷技术的高度发达
B.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
C.洋务运动的历史见证
D.甲午战争的中国惨败

《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这说明

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
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