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问题。“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 B.北半球、西半球 |
C.南半球、东半球 | D.南半球、西半球 |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
雪线是永久冰雪带的下界,受气温和降水共同影响。下图5表示我国沿87oE山地雪线的变化,图6表示我国沿29oN山地雪线的变化。
图5
图6我国山地雪线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位于
A.喜马拉雅山北坡和南坡 | B.冈底斯山和西藏东南部 |
C.喜马拉雅山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 | D.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阿尔泰山北坡 |
图6中①地处雪线高度特点与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
A.纬度低,气温高—雪线较低 | B.海拔高,气温低—雪线较高 |
C.向阳坡,光照强—雪线较低 | D.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较低 |
图4为某日上海附近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当上海地区为图中的天气系统控制时,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A.高温多雨的天气 | B.阴雨连绵天气 |
C.伏旱天气 | D.台风天气 |
夏季当该天气系统较常年的位置或强弱异常时,可能出现
的情况是
A.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 |
B.该天气系统位置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易发生干旱灾害 |
C.当该天气系统姗姗来迟时,雨带就会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 |
D.当该天气系统北跃时间提前,我国南方会发生洪涝灾害 |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差异明显。我国青藏高原农区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太阳光照强 | B.生长期较长 |
C.西南暖湿气流带来丰沛降水 | 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
图3是我国某一经济作物的分布图,该经济作物可能是
A.油菜 |
B.大豆 |
C.棉花 |
D.甘蔗 |
下列铁路与沿线种植主要农作物配对正确的是
①陇海线—冬小麦②浙赣线—茶叶③贵昆线—烤烟
④京沪线—甘蔗⑤京包线—水稻⑥成渝线—油菜
A.①④⑤⑥ | B.②③④⑤ | C.②④⑤⑥ | D.①②③⑥ |
世界各地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明显。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
C.丙国河流很少,但中部地下水丰富 |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
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C.丙国是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的国家 |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
甲乙丙丁四国图,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等值线图是地理教学经常使用的一类地图。(图2中a、b、c分别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若图2中曲线为等高线,且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n均表示鞍部 |
B.mn线为山脊线,分水岭 |
C.pq线为分水岭,山脊线 |
D.m、p均表示河流流向 |
若图中曲线为垂直方向高空等压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
B.n对应的近地面天气晴朗 |
C.q对应的近地面气压一定比n地近地面气压高 |
D.n点气压一定比m点气压低 |
若图中曲线为等温线,a>b>c,且图示地区为大范围的、海陆兼备的地区,pq位于陆地,mn位于海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地一定盛行夏季风 | B.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C.m地可能有寒流通过 | D.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多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