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5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该图、表1,回答问题。

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 D.黄河下游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②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④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读“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

图中数字代号与自然带植被名称组合正确的是

A.①常绿阔叶林②落叶阔叶林③高山灌木林④高寒荒漠
B.①热带季雨林②常绿阔叶林③高寒荒漠④季节性积雪
C.①常绿阔叶林②针叶林③高山灌木林 ④高寒荒漠
D.①热带季雨林②常绿阔叶林③高山灌木林 ④高寒荒漠

自然带的这一垂直分布与下列哪一种水平分布较为相似

A.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西岸 B.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东岸
C.北纬30°到北极的大陆内部 D.北纬30°的大陆东岸到西岸

图中所示为珠峰南坡的自然带分布,而北坡的自然带分布明显少于南坡,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北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 B.北坡纬度较高海拔较低
C.北坡纬度较低海拔较高 D.南北坡纬度相同而北坡海拔较高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歌描述的现象是

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于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示意图,回答各题:

字母A-B-C表示的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什么规律?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字母B-D-E自然带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热量差异 B.水分差异  
C.海拔差异 D.地形差异

位于图中ABCD四地海拔相同的山地中,垂直自然带谱最复杂的 

A.A B.B C.C D.D

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3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
D.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