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①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②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④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⑥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
⑦早期培养不需取样,培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
A.①②③④⑥ | B.②③④⑥⑦ | C.②③⑥ | D.②③⑤⑥ |
右图示某雄性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若等位基因M和m分别位于①和⑤上,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B.细胞在图示分裂过程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
C.该细胞分裂后直接产生两个精子 |
D.该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离体叶绿体在光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下列关于一段时间内叶绿体中ATP与O2的相对含量变化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完整细胞周期有三个 |
B.由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的基因重组可发生在该过程中 |
C.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h |
D.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已分化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B.能够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中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
C.癌变是致癌因子诱发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 |
D.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加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