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和B可发生反应:3A+2B ==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之和都是12g。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x︰y的值可能为
序号 |
反应前A的质量 |
反应前B的质量 |
反应后A3B2的质量 |
① |
10g |
2g |
6g |
② |
4g |
8g |
6g |
③ |
xg |
yg |
9g |
A.3︰1B.3︰2 C.l︰2 D.1︰1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
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
C.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 |
D.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粉末(甲、乙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 B.甲的相对原子质量比乙小 |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 D.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
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石蕊溶液,丙中溶液会变红 |
B.若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溶液,丙中溶液会变蓝 |
C.若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丙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
D.若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 |
β一胡萝卜素(C40H56)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它广泛存在于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一定条件下在人体内能够转化为维生素A(C20H30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 |
B.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
C.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
D.β一胡萝卜素由40个碳原子和56个氢原子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