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两图分别为沿20°E经线和42°N纬线的地形剖面及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所示各自然带是沿     方向更替的,这种现象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自然带地域分异在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⑵乙图中自然带由A→B→C是沿          方向更替的,这种现象体现了
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这种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在            (低、中、高纬)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⑶乙图中D处所示各自然带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自然带的地域分异是随           更替的,其主导因素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甘肃舟曲位于甘肃南部山区,2010年8月7日22点左右,甘肃舟曲县突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瞬间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至少造成127人遇难1294人失踪。
(1)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简述该地形区的地理意义。
(2)读图中等降水量线分布,分析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
(3)图中字母B代表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是,分析该线闭合区域降水出现差异的原因。
(4)分析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5)读图和材料二,简要分析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的原因。

【地理一环境保护】20l0年2月9日,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结束,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普查结果反映出的环境问题看,既有过去熟知的一些情况,也有不少通过普查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如农业源对水污染的贡献程度高,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大等问题。
材料二:我国重点流域(海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农业污染源
种植业主要水污染物流失量:总氮71.04万吨、总磷3.69万吨;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
化学需氧量705.96万吨,总氮45.75万吨、总磷9.16万吨、铜980.03吨、锌2323.95吨;水产养猪
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12.67万吨,总氮2.15万吨,总磷0.41万吨、铜24.62吨、锌50.15吨。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
(1)针对农业污染源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简要说明解决措施。
(2)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贼市大气污染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

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和B地受海啸影响较小的是地,并回答判断的理由。
(2)图中A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海洋灾害类型还有等。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每当你来到贺兰山下的银川,都会被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材料二:“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和“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银川平原自古就有“塞上江南”的美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银川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2)银川湿地对当地环境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分析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造成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地区图(缺图)
材枓二甲国铝土资源缺乏,炼铝业生产却在该国冶金工业中占的比重最大。甲国是西欧最大的初级铝生产国,2001年产量为105万吨,所生产铝的80~90%出口。
(1)简析甲、乙两地气候的差异及其成因。
(2)炼铝业是导向型工业,结合题中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分析甲国发展炼铝业的区位优势。
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经济、社会、人口和城市分布、技术、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据图分析说明波的尼亚湾沿岸铁路、公路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