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的重力平衡.当把另一个带电的金属球C插于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出力的大小,便可找到力F与距离r和电荷量q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用到了下列哪些方法 ( ) 
| A.微小量放大法 | B.控制变量法 | C.极限法 | D.逐差法 |
如图1-3-10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3-10
| 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 |
| 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 |
| 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 |
| 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 |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别在水平拉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分别经过时间t0和4t0,速度分别达到2v0和v0时撤去F1、F2,甲、乙两物体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其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3-9所示,则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1-3-9
| A.若在F1、F2作用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s1、s2,则s1>s2 |
| B.若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s′1、s′2,则s′1>s′2 |
| C.甲、乙两物体匀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4∶1 |
| D.若在匀加速过程中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a1>a2 |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得到两车的位移图象如图1-3-8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8
| A.t1时刻甲车从后面追上乙车 |
|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
|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
| D.从0时刻到t1时刻的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
我国道路安全部门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最高速度不得超过120 km/h.交通部门提供下列资料.
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 s~0.6 s
资料二:各种路面与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下表所示.
| 路面 |
动摩擦因数 |
| 干沥青 |
0.7 |
| 干碎石路面 |
0.6~0.7 |
| 湿沥青 |
0.32~0.4 |
根据以上资料,通过计算判断,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两车间的安全距离最接近( )
A.100 m B.200 m
C.300 mD.400 m
一辆汽车以10 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前进,因故紧急刹车以-0.2 m/s2的加速度前进,则刹车后汽车在1 min内通过的位移为( )
| A.240 m | B.250 m |
| C.260 m | D.90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