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a,b,c三幅图,回答11~13题。
20世纪60年代后 ( )
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③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④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与三幅图相吻合的结论是 ( )
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以内 ④近三十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近年来,我国部分特大城市出现人口钟摆式移动现象,这反映了它们正处于()
| A.中心城市化阶段 | B.逆城市化阶段 |
| C.郊区城市化阶段 | D.再城市化阶段 |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 B.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
|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 D.总人口减少 |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图中①②③沿东西方向的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 B.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 C.非地带性 |
|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下图中左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右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
|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
|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
| D.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
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 A.增加了对CO2 的吸收 | B.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
|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 D.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