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师雨果在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说:“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掠夺,一个纵火。一个胜利者装满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另一个见了,也把一个个保险箱装满。于是,他们手挽手笑着回到欧洲。”你认为这两个强盗应该是( )
| A.英、美 | B.法、美 |
| C.英、法 | D.英、俄 |
西方语言中的“政治”一词是指城邦中的公民参与统治、管理、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行为的总和。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政治学》中这样写道:“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所以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只要从参与政治生活中得不到更多的好处,他们就对参与公共事务和统治国家没有什么兴趣。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只想赚钱而不是为了名誉。”亚里士多德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 A.参与政治的公民才是好公民 |
| B.农民因为忙于生产而不愿参与政治 |
| C.参与政治不能给农民带来名誉 |
| D.国家只需要少数贤人来管理 |
下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
|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
| 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
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 A.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
| B.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
| 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
| 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
“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 A.察举制 | B.九品中正制 |
| C.三省六部制 | D.科举制 |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该材料表明
| A.皇帝和谏官矛盾尖锐 |
| B.皇帝的权力受到宰相的制约 |
| C.监察制度适用于监督宰相 |
| D.谏官的职责是规劝君主的过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