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l~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地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 (激素)对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 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 。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应该使用上图中的 (激素)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 。
(3)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农民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上图中 (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16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④的名称是_________,⑥的名称是_________。
(2)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图中氨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_。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
(17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对人类了解自身奥秘、增进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其基础是对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如图所示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 ]___________。包括两类:一类是_________,简称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简称_________。二者在组成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的名称叫_________,e和f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子的e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e共有_________种。
(3)a包括_________等元素。f被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用图示表示一分子e组成成分的连接方式____________。
(7分)在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结果是否一样?
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合使用无关。
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按下列表格思路设计。
试管 |
第1次加入物 |
第2次加入物 |
第3次加入物 |
条件 |
颜色变化 |
1号 |
2 mL苹果汁 |
0.5 mL 0.05 g/mLCuSO4 |
0.5 mL 0.1 g/mL NaOH |
水浴加热 |
|
2号 |
2 mL苹果汁 |
A |
B |
水浴加热 |
|
3号 |
2 mL苹果汁 |
C |
水浴加热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3号试管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
(3)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
①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B淋巴细胞受到刺激产生抗体的过程。图乙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两种方法均在第0天将某种物质注射进人体。请回答问题:([ ]内填编号)
(1)图甲中各数字所示物质或者结构名称分别是:①;②。
(2)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形成能产生抗体的[ ]细胞和记忆细胞。
(3)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作战”,这种方式称为免疫。
(4)参照图乙中的曲线,当一个人被狗咬伤后,狂犬病病毒可能通过狗的唾液进入人体,这时要防止该病毒使人体致病,应采用(填方法①或方法②)较好,因为该方法产生的抗体数量,能快速消灭,以达到免疫效果。
(5)为防患于未然,对所有健康的狗注射,可刺激狗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细胞,达到预防的作用。
如图甲为人体反射弧示意图,乙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注:[ ]中填图中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图甲中a结构称为,在此处兴奋的传方向是向的,原因是。在此处兴奋的传递形式是,能接受外界温度变化刺激的是图中的[ ] ,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 ] 。完成一个反射至少需要个神经元。
(2)刺激图甲中②处,在④处能测到膜电位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感觉神经元兴奋,使其神经末梢释放的进入,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时,膜内外电位是。
(3)图乙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填序号)中,目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4)当图乙中⑥中水分减少时,其浓度改变会刺激产生,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新吸收,使尿量减少。调节体温平衡的神经中枢是
(5)若图乙表示胰岛组织,当⑥中血糖浓度明显增加时,胰岛细胞合成分泌激素的变化是,从而调节血糖浓度,实现机体的稳态。糖尿病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具体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