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A为金属单质,D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反应C+D→B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A、B为盐,D为强碱,A的水溶液显酸性,则 ①C的化学式为 。
②反应B+A→C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常温时,将B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其pH随时间t变化可能如上图的图b或图c所示(不考虑D的溶解和水的挥发)。
①若图b符合事实,则D为 (填化学式),此时图b中x 7(填“﹥”“﹤”“﹦”)
②若图c符合事实,则其pH变化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若A为非金属单质,D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转化时能量变化如上图a,请写出A+D→C的热化学方程式: 。
用纯净的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分析判断: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
(2)为了减缓上述化学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A.蒸馏水 | B.NaCl固体 | C.NaCl溶液 | D.浓盐酸 |
(3)除了上述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830℃时,容器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容器的体积。平衡
移动(选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不”)。
(4)若 830℃时,向容器中充入1mol CO、5mol H2O,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化学平衡常数K1.0(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5)若1200℃时,在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 mol·L-1、2 mol·L-1、4mol·L-1、4mol·L-1,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移动方向为(选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不移动”)。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是锌、Y是碳棒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
③利用该原理可以制得的化工原料有 ____________ 。
(2)若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溶液,X电极的材料是。
(3)若要在某铁制小饰品上镀上一层银,则Y电极的材料是,
X电极反应式是 ___。
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2)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回答:
(1)写出电离方程式:
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pH试纸测定0.1 mol·L-1的纯碱溶液的pH,其正确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化铝水溶液呈性(填酸性、中性、碱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5)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填“促进”、“抑制”)Ag+水解。
(6)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反应后溶液存在的离子有,其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氨水的浓度a0.01 mol·L-1(填“>”、“<”或“=”)。
(7)在25℃下,向浓度均为0.20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当测得溶液pH=11时,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Mg2+):c(Cu2+)= (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