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g 镁铝合金投入500mL 2mol·L-1 HCl中,金属全部溶解,再加入4mol·L-1 NaOH溶液,当沉淀达到最大量时,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A.75mL | B.100mL | C.250 mL | D.无法计算 |
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呈周期性变化 |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
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
将一定质量的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70 mL 4.0 mol/L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448 mL 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0.64 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 mL,测得其中c(H+)为0.20 mol/L。则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是
A.4.48g | B.3.36g | C.3.25g | D.2.80g |
向Fe2(SO4)3、CuCl2混和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经过滤、干燥、称重,若所得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c(SO42-)与c(Cl-)之比为
A.3︰14 | B.1︰7 | C.2︰7 | D.3︰2 |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他的成就之一是证实了气体在固体催化剂表面进行的反应,开创了表面化学的方法论。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是该过程的催化剂 |
B.NO和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是CO2和NO |
D.该催化转化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O +O2 +4CO![]()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
试管里出现凝胶 |
酸性:盐酸>硅酸 |
B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熔点:氧化铝>铝 |
C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D |
向某无色溶液中先滴加氯水,再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
溶液中含有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