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静电场”一章中几个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公式C=Q/U指出,电容器的电容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的增加而增加 |
B.由E=U/d可知,同一个电容器两板电势差U越大时板内电场强度E越大 |
C.在公式F=kq1q2/r2中,kq2/r2是q1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
D.公式WAB=qUAB中,电荷q沿不同路径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不同 |
物体甲的位移与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
如图甲所示, MN左侧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将一边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该磁场中,使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且bc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当t=0时,对线框施加一水平拉力F,使线框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t=t0时,线框的ad边与磁场边界MN重合。图乙为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以上条件可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A.![]() |
B.![]() |
C.![]() |
D.![]() |
风速仪的简易装置如图甲所示。在风力作用下,风杯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线圏中的感应电流随风速的变化而变化。风速为v1时,测得线圈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风速变为v2,且v2>v1,则感应电流的峰值Im、周期T和电动势E的变化情况是
A.Im变大,T变小 | B.Im变大,T不变 |
C.Im变小,T变小 | D.Im不变,E变大 |
未发射的卫星放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时的线速度为v1、加速度为a1;发射升空后在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为v2、加速度为a2;实施变轨后,使其在同步卫星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为v3、加速度为a3。则v1、v2、v3和a1、a2、a3的大小关系是
A.v2>v3>vl a2>a3>al |
B.v3>v2>v1 a2>a3>al |
C.v2>v3=v1 a2=a1>a3 |
D.v2>v3>vl a3>a2>a1 |
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R1为半导体热敏电阻,R2为锰铜合金制成的可变电阻。当发现灯泡L的亮度逐渐变暗时,可能的原因是
A.R1的温度逐渐降低 |
B.R1的温度逐渐升高 |
C.R2的阻值逐渐增大 |
D.R2的阻值逐渐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