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下列正确的是( )
| A.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两细绳间夹角必须为90°,以便求出合力的大小 |
| 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结点位置必须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 |
| C.若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拉力的图示F′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是普遍成立的 |
| D.同一实验过程中,结点O的位置允许变动 |
如图是一个初速度为V0沿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图象,经过时间t速度为Vt,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和加速度a的情况是
A. >![]() |
B. <![]() |
| C.a是恒定的 | D.a是随时间t增大的 |
如图所示,小球作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绳子从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将
| A.逐渐增大 | B.逐渐减小 | C.先增大,后减小 | D.先减小,后增大 |
如右图所示,在一匀强磁场中有三个带电粒子,其中1和2为质子,3为α粒子的径迹.它们在同一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三者轨道半径r1>r2>r3并相切于P点,设T、v、a、t分别表示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以及各自从经过P点算起到第一次通过图中虚线MN所经历的时间,则 ( )
| A.T1=T2<T3 | B.v1=v2>v3 | C.a1>a2>a3 | D.t1>t2>t3 |
在如右图所示的静电实验中,已知电容器的电容C1=C2=C,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压表的内阻为10kΩ,当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后,则( )
| A.电压表和静电计上的电势差相等,都是E/2 |
| B.电压表上电势差比静电计上的电势差大 |
| C.静电计上电势差为E |
| D.电压表上电势差为零 |
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停在“Ω”刻度线的“∞”处 |
| B.每一次换挡,都要重新进行一次欧姆调零 |
| C.在外电路,电流从红表笔流经被测电阻到黑表笔 |
| D.测量时,若指针偏转很小(靠近∞附近),应换倍率更大的挡进行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