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实验 次数 |
不同的 挡光片 |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s) |
速度 ( ![]() |
第一次 |
I |
0.23044 |
0.347 |
第二次 |
Ⅱ |
0.17464 |
0.344 |
第三次 |
Ⅲ |
0.11662 |
0.343 |
第四次 |
Ⅳ |
0.05850 |
0.342 |
(1)、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I的宽度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x,牵引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2)、若取M=0.4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合适的一个是( )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其中求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Δt1、Δt2、D、x表示).
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光滑斜面上匀加速下滑的运动规律。先从斜面高处静止释放小车,随后才开启位移传感器(一种测量物体离开传感器距离的工具,以开启瞬间记为t = 0)测量小车与传感器间距S与时间t的关系。但是由于操作失误,本应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s-t图象被改为图象,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根据此图象:
(1)t=0.4s末,物体与传感器间距S =。
(2)传感器开启瞬间物体运动的速度v0 =。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是通过重物自由下落的实验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实验装置看,该实验可用4-6伏的直流电源 |
B.用等式![]() |
C.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
D.测纸带上某点的速度时,可先测出该点到起点间的时间间隔,利用公式![]() |
某同学在老师讲完电化学知识以后,自己在家做了一个水果电池,该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水果电池与一般干电池的电动势、内阻较为接近,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设计了一个测量该电池的实验。实验原理如下图中的甲、乙所示,应该选择,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U、I数据,依据U、I数据绘得的图象如图,则电动势为V,内阻为Ω
为了测量某根金属丝的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需要测量长为L的金属丝的直径D.电阻R。某同学进行如下几步进行测量:
(1)直径测量:该同学把金属丝放于螺旋测微器两测量杆间,测量结果如图,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d=。
(2)欧姆表粗测电阻,他先选择欧姆×10档,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为了使读数更精确些,还需进行的步骤是。
A.换为×1档,重新测量 B.换为×100档,重新测量
C.换为×1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D.换为×100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室提供的滑变阻值为0~20Ω,电流表0~0.6A(内阻约0.5Ω),电压表0~3V(内阻约5kΩ),为了测量电阻误差较小,且电路便于调节,下列备选电路中,应该选择。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是(只需填字母代号)
A .重物 B.纸带 C.天平 D.刻度尺
(2)某同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图中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可以看做重物运动的起点,从后面某点起取连续打下的三个点A、B、C.己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假设重物的质量为1.00kg,则从起点
到打下
点的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
J,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9.8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