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询问对策,李鸿章愤怒地说:“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呶呶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
|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
| B.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 |
| C.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 |
| D.敌军的强大和情报的缺失 |
亚当·斯密曾说:“当一个人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一只扣针的十七分之一或一只扣钮的十八分之一的时候,见识必然更有限。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切商业国,下层阶级人民都非常愚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 )
| A.反映了工业革命制约民主思想发展 | B.揭示了工人运动兴起的原因 |
| C.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失灵 | D.彰显了工厂制的优越性 |
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写道:“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材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
| A.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
| B.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
| C.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 |
| D.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但是,“新和谐公社”短短几年就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和谐公社”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 B.美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强大 |
| C.“新和谐公社”缺乏群众基础 |
| D.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尚未暴露 |
下表为欧美18~19世纪大事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 时间 |
事件 |
| 1 785年 |
瓦特改良蒸汽机 |
| 1840年前后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 1848年 |
《共产党宣言》发表 |
| 1850年前后 |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 1866年 |
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 |
| 1871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历史条件已成熟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发展阶段
C.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工业革命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剧阶级矛盾
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是19世纪初期以来工人运动的高峰与总结,它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暴力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性,是无产阶级暴力夺权的一次尝试,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次城市起义。”这场革命是( )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 B.1905年俄国革命 |
| C.巴黎公社 | D.俄国十月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