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信中的“政治改革运动”

A.首先爆发于上海 B.使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少年壮志扫胡尘,叱咤风云革命军。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唤沉沦。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该诗中提到的“胡尘”是指

A.封建制度 B.满清政府
C.西方列强 D.北洋政府

梁启超曾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实现了民族独立

1851年和l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A.革命的力量 B.革命的手段
C.革命的目标 D.革命的指导思想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

A.甲午中日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