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1945年8月)中这样欢呼的原因是
A.民主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 B.反列强侵略取得完全胜利 |
C.中国彻底实现和平民主 | D.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
右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四合院。“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小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这种房屋建筑与生活状态()
A.体现唯我独尊心理 |
B.体现商品经济形态 |
C.反映尊卑等级观念 |
D.传递敬天法祖思想 |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有这样一段话:“却说袁术在淮南,地广粮多,……大会群下议曰:‘……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归;吾效应天顺人,正位九五。尔众人以为何如?’”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符合史实的是()
A.当时世家豪族地主依仗自身的势力把持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 |
B.察举制的推行是袁氏大家族出现“四世三公”的重要条件 |
C.当时地方势力割据称雄,中央集权制度被严重削弱 |
D.袁术、袁绍的迅速败亡说明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被打破 |
“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此材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
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 | 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区域集团化组织相继成立。对这些组织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现在经济全球化进展日趋缓慢,区域集团化组织有加速发展势头 |
B.区域集团化组织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动,其负面影响较突出 |
C.经济全球化是建在共同市场上,区域集团化以相似社会制度为基础 |
D.区域集团化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是竞争加剧的结果 |
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在世行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一举超越德国、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日本,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世行的这一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世行投票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
B.只要中国不同意,任何重要决议都不可能通过 |
C.一国认缴股金份额多少视经济和财政实力决定 |
D.世行投票权大小要看国家的国际地位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