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
|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
|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 B.全面抗战开始 |
| C.太平洋战争爆发 |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
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历史背景是
| A.抗日统一战线基本形成 | B.日军策划攻击重庆 |
| C.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 | D.正面战场策划战略反攻 |
某纪实文学写道:“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人头涌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等口号声此起彼伏。”据此判断,该誓师场景是描述
| A.抗日战争 | B.北伐战争 |
| C.解放战争 | D.三元里抗英 |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
|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
| 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
|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这一条款应当出自于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