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____%,森林覆盖率减少了_____%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__。(2分)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统计项目 |
耕地面积 (万公顷) |
森林覆 盖率(%) |
气温年 较差(℃) |
年降水 量(mm) |
河流含 沙量(%) |
人口(万人) |
1970年 |
4 |
18 |
33 |
430 |
1.5 |
30 |
1980年 |
4.4 |
10 |
38 |
370 |
4.5 |
35 |
读某城市发展图(图6—19),回答:
图6—19
(1)A—B—C的转变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2)该区域向西扩展的主要区位是和以及科技等。
(3)该区主要职能是,今后可以加大发展经济。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方面。图6—16所示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图6—17所示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6—16图6—17
(1)若图6—16表示住宅、工业、商业土地利用付租能力变化曲线,则表示工业的是。
(2)由图6—16和图6—17可知,影响城市土地租金的因素除了距城市中心的远近外,还有。
(3)在图6—17的A、B、C、D、E、F中,大型仓储式超市应选址在处,理由是。高级住宅应选址在处,理由是。
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3)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和所在国__________有一定好处,但也往往造成________;对于移入国则提供了_____________,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从全球来看,目前我国属于人口的_____________地区。
阅读材料和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化学工业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1)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2)现代,美国退休的老年人又沿着箭头方向迁移,南部对其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按地理范围划分)
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