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     地区,其根据生产条件,划分成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以上的     图。
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双选) (  )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3)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和云南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了座谈会,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材料二

(1)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又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简析“黄金水道”的价值。
(2)比较长三角和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各自优势,如何实现优势互补。
(3)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读四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位置和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四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征。

城市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①(雅典)


②(北京)


③(伦敦)


④(里约热内卢)



(2)2016年第三十一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盛产咖啡,试分析该地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

【选修6——环境保护】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8分)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

【选修2——海洋地理】
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