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5.625 kJ·g-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CH4(g)+2O2(g)=CO2(g)+2H2O(l) △H =-890kJ/mol |
B.![]() ![]() |
C.![]() ![]() |
D.CH4(g)+2O2(g)=CO2(g)+2H2O(l);△H =-55.625kJ/mol |
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 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A可能为一元弱酸 |
B.MOH为一元强碱 |
C.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
D.若K点对应的溶液的pH=10,则有c(MOH)+c(M+)="0.01" mol·L-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醋酸分子不可能存在于pH>7的碱性溶液中 |
B.常温下向氯化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使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中c(N![]() |
C.0.1 mol·L-1的氯化铵溶液与0.0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l-)>c(N![]() |
D.0.1 mol·L-1硫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c(Na+)=c(S2-)+c(HS-)+c(H2S) |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关于CO2和碳酸盐应用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某研究小组利用反应:CO(g)+H2O(g)H2(g)+CO2(g) ΔH="-41.2" kJ/mol制备CO2与H2的混合气体,并进一步研究CO2与H2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时在合适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应用。
(1)已知:850 ℃时在一体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达到平衡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是0.12 mol |
B.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最终会放出49.44 kJ热量 |
C.第4 min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
D.第6 min时,若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会减小 |
E.第8 min时,若充入氦气,会导致v(CO)正<v(H2O)逆
(2)850 ℃时,若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可逆反应3A(g)3B+C ΔH>0,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下列关于B、C两种物质的聚集状态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B和C可能都是气体
B.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有可能B为固体,C为气体
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ΔH="-92.20" kJ·mol-1,在某温度下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h) 物质的量(mol) |
0 |
1 |
2 |
3 |
4 |
N2 |
1.50 |
n1 |
1.20 |
n3 |
n5 |
H2 |
4.50 |
4.20 |
3.60 |
n4 |
n6 |
NH3 |
0 |
0.20 |
n2 |
1.00 |
1.0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3 h内,反应速率v(N2)为0.17 mol·L-1·h-1
B.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037
C.反应进行到1 h时放出的热量为9.22 kJ
D.4 h时,若再加入1 mol N2,达到新的化学平衡时,N2的转化率是原来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