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如图所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华北地区受冷高压控制 |
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
C.东北地区降雪较多 |
D.澳大利亚大陆正处于夏季 |
如图所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B.此时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
C.此时北京昼长夜短 |
D.此时南亚季风的成因和东亚季风完全一致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河与乙河的分水岭是:()
A.KLOP线 | B.KMNO线 | C.KRQ线 | D.KMOP线 |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该图经纬网间距为:()
A.8° | B.10° | C.5° | D.3° |
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0—11题。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 B.核电站建设 |
C.海岛旅游开发 | D.港口建设 |
2009年10月17日,兰渝铁路公司、中铁十局在重庆举行誓师动员大会,标志着兰渝铁路广元至重庆段全线开工,全长820km,设计为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如右图),以后重庆乘火车4小时即可到兰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9题。兰渝铁路主要以桥隧形式穿越,其主要目的是()
①符合尽可能少占耕地的原则
②符合尽可能减少对自然保护区影响的原则
③符合尽可能减少破坏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④符合尽可能减少投资、加快建设的原则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关于兰渝铁路建设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破除“瓶颈”制约,优化铁路网布局,形成西北——西南“黄金通道” |
B.有利于西北、西南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
C.有利于沿线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
D.有利于北煤南运,南磷北运,实现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
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6—7题。图中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根本原因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 |
B.人均耕地在减少 |
C.总人口数在增加 | 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 |
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的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 |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
C.增加粮食进口量,缓减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
D.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