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大陆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36—38题。
图中的大陆为
| A.欧洲大陆 | B.非洲大陆 | C.北美大陆 | D.澳大利亚大陆 |
图中①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 C.热带草原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下列城市中,与①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A.巴黎 | B.罗马 | C.莫斯科 | D.堪培拉 |
读下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 B.水源、热量 |
| C.水源、光照 | D.土壤、地形 |
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A.太阳能、生物能 | B.风能、石油 |
| C.太阳能、地热能 | D.地热能、天然气 |
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 A.纬度低、海拔高 |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
| C.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 B.山地畜牧业——滩羊 |
|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 D.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完成下题。
四个区域中以牧牛业为主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
|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
|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
|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粮食商品率高 | B.乙——机械化水平低 |
| C.丙——水利工程量大 | D.丁——市场适应性强 |
下图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国家2006~2010年每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的对比,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
| B.该国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
| C.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下降 |
| D.该国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接纳外来移民 |
该国最有可能是
| A.德国 | B.俄罗斯 |
| C.美国 | D.澳大利亚 |
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十年间该盟三类地形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影响该地区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土地利用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 B.地形 |
| C.河流 | D.土壤 |
2000年~2010年间,该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是
| A.大兴安岭以东 | B.大兴安岭山区 |
| C.大兴安岭以西 | D.大兴安岭以东和以西 |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沙暴日数,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四地沙暴日数对比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丙>丁 |
| C.甲>乙,丙<丁 | D.甲<乙,丙<丁 |
丁地区沙暴日数有别于周围地区的原因是
| A.地势较高,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
| B.植被覆盖率低,风力作用显著 |
| C.受山地阻碍,大风日数少 |
| D.气候湿润,风力作用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