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关于乙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湖为淡水湖,水面季节变化较大 |
| B.乙河是在向斜谷地上发育的河流 |
| C.乙河为内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
| D.P湖是乙河的重要补给水源 |
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
|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
| D.冬季盛行西南风 |
如图为西欧某地区地质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从P~Q作一地质剖面,可判断此剖面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 B.向斜 | C.地垒 | D.地堑 |
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图16,完成28~29题。
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分别是
| A.温带,35°N ~ 45°N | B.热带,5°N ~ 15°N |
| C.寒带,35°N ~ 55°N | D.亚热带,25°N ~ 35°N |
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
| 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 | B.四川盆地变暖、变干 |
| C.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 | D.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
读图14和图15,完成26~27题。
图14中,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 A.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 B.流水作用、风化作用 |
| C.冰川作用、流水作用 | D.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
图15中,E、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石英是一种稳定物质,广泛存在于岩石、沙土中。深海沉积物中的石英短时期内不会自生自灭。图13示意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石英含量分布。完成24~25题。
北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石英主要源自
| A.北美西部荒漠地区 | B.日本东侧海底火山 |
| C.亚洲内陆荒漠地区 | D.北美西侧海底火山 |
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
| A.大气环流 | B.大洋环流 | C.水循环 | D.岩石圈物质循环 |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12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
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3题。
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 A.顺风顺水 | B.顺风逆水 |
| C.逆风顺水 | D.逆风逆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