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山西省中部略偏南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是中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据此完成问题。作为旅游资源,平遥古城对吸引旅游者起到了重要作用的特点是( )
A.可创造性 | B.长存性 | C.非凡性 | D.多样性 |
作为旅游资源,平遥古城有多方面的价值,其中它对吸引旅游者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
A.经济价值 | B.美学价值 | C.历史文化价值 | D.科学价值 |
下图表示地处不同纬度的四座房屋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完成下列问题。从地理位置上看
A.四地都位于北半球 | B.甲地位于极点 |
C.丙地位于北温带 | D.丙地纬度低于乙地、丁地 |
当图中a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A.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枯水期 | B.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供暖期 |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草原水草丰美 | D.江淮地区进入小麦收割期 |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 ③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 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赤道及以北地区,甲与乙,丙与丁同纬度,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较丁地地转偏向力较小 |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
C.乙地较丙地线速度大 |
D.甲、乙较丙、丁昼长年变化大 |
若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则甲地较丙地降水量丰富 |
B.若甲、乙经度差为60°,则丙、丁两地间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千米 |
C.甲、乙两地每年各有一天为极昼或极夜 |
D.若甲、乙位于欧亚大陆上,则乙地一定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
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
A.此时巴西高原一定草类茂盛 |
B.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珀斯此时期最为炎热干燥 |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好处于伏旱季节 |
D.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可能受到台风影响 |
就读于我国某大学的李同学,于某日日出时刻早晨7:30 (地方时)走进学校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据此,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李同学最有可能走进的大门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日可能为
A.1月20日 | B.3月20日 |
C.5月20日 | D.7月20日 |
我国某一著名风景区内,可目睹到难得一见的奇观——“卧佛含丹”,极具有待开发的旅游价值,最佳观赏时间是每年的9月15日至18日。在此期间,一位当地的旅游服务人员于6时15分(北京时间)看到日出,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在返回行程的竹筏上目睹到这一天象奇观(如下图),并且发现太阳余晖下自己的身影正好与顺水自流的竹筏垂直,此时手表上的时间(北京时间)显示为18时45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的河流流向大致为:
A.南—北 | B.西北—东南 |
C.西南—东北 | D.东—西 |
理论上,还有个时间段也能出现“卧佛含丹”奇观。这个时间段是:
A.3月26日---3月29日 | B.3月15日---3月18日 |
C.9月28日---10月1日 | D.4月13日---4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