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生活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厨房里洗涤油污,常用碱性洗涤剂,因为油脂会在碱性溶液中水解 |
| B.食用加碘盐,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的微量元素 |
| C.甲醛溶液虽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死亡,但不宜浸泡海产食品 |
| D.食品添加剂虽然能改善食物的色、香、味,但由于它们对身体健康有害,均不宜食用 |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 mL | B.45 mL | C.30 mL | D.15 mL |
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 mL浓度为10.00 mol·L-1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
| B.n(Na+)∶n(Cl-)可能为7∶3 |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将a g二氧化锰粉末加入b mol·L-1的浓盐酸c L中加热完全溶解,反应中转移电子d个,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收集到氯气 L |
| B.反应后溶液中的Cl-数目为2aNA/87 |
C.NA可表示为![]() |
| D.反应后溶液中的H+数目为(bc-2d) |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
仪器 |
药品 |
实验目的 |
| A |
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 |
NaCl固体、蒸馏水 |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
| B |
分液漏斗、烧瓶、锥形瓶、导管及橡皮塞 |
盐酸、大理石、碳酸钠溶液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 C |
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 |
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NaOH溶液 |
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 D |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
待提纯的AlCl3溶液、NaOH溶液 |
提纯混有MgCl2杂质的AlCl3溶液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向某钠盐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说明该盐一定是碳酸盐 |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又会全部消失 |
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Al3+,无Mg2+ |
| C |
向尿液中加入新制Cu(OH)2,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
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
| D |
某待测液中先滴入氯水无明显现象,后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出现血红色 |
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