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有偿使用。公民捐献的血液
A.是商品,因为血液具有使用价值 |
B.是商品,因为血液有价格 |
C.不是商品,因为捐献的血液不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D.不是商品,因为血液不能在市场流通 |
103万青奥志愿者集体当选“感动南京”2014年度人物。他们以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仪、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材料表明
①弘扬主旋律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③志愿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志愿者行动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战略上扩散‘中国威胁论’的同时,日本又在战术上渲染‘中国危险论’。”2014年6月15日,日本媒体表示,在与中国的双边博弈中,日本自知越来越处于弱势,所以采取的战略是宣扬中国“国强必霸”,对日本构成威胁。下列观点可以驳斥日本媒体论调的是
①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美好品质
②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气质
④中华文化是激励人们奋斗的力量之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S市文明委举行杰出志愿者表彰会。10名市杰出志愿者、469名市优秀志愿者、20个市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受表彰。假如就此事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为恰当的标题是
A.榜样引领,践行核心价值观 | B.内化于心,增强认知认同 |
C.外化于行,干部传播正能量 | D.激浊扬清,捍卫道德底线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物日益增加,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馆藏中的比例不断上升。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大型数字化产品——《中华经典古籍库》,为读者查阅古籍,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方便。由此可见
A.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
B.史书典籍印证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
C.传统文化的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
D.文化传播手段的丰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 |
《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表明
A.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
B.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
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