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明矾搅拌 |
C |
铜丝和铁丝 |
用磁铁吸引 |
观察颜色 |
D |
二氧化碳和氮气 |
澄清石灰水 |
燃着的木条 |
在化学反应A+B===2C+D中,10 g A物质恰好与10 g B物质完全反应,若生成D物质8 g,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为( )。
A.11 g | B.12 g | C.9 g | D.13 g |
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A.2H2+O2======2H2O |
B.2H2O======2H2↑+O2↑ |
C.2CO+O2======2CO2 |
D.H2+Cl2======2HCl |
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正确意义是( )。
A.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 |
B.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水 |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
D.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 |
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
(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 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 g。m和n的关系为:m________n(填“<”“>”或“=”)。
(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 g;其生锈后的质量为y g。x和y的关系为:x________y(填“<”“>”或“=”)。
(3)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锌、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 g;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 g。a与b的关系为:a________b(填“<”“>”或“=”)。
(4)通过对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用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
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B中气球变大,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