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 ,标“b”的仪器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的氧气,发生反应的的文字表达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E或_______。当用E方法收集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先 。
(3)利用右图Ⅱ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 。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4)图Ⅱ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III中选取 (选填序号)与图Ⅱ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时,就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提出问题]红砖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吗?
[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红砖粉可以代替MnO2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实验]
①在试管中加入10mL6%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②准确称量0.5g红砖粉,并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③在步骤②的试管中加入10mL 6%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
④待步骤③的试管中没有气泡冒出后,经过操作A。洗涤、操作B、称量得粉末仍然为0.5g;
⑤另取10mL6%过氧化氢溶液,加入步骤④中所得固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
[问题讨论]
a.步骤①中的现象为 ,步骤③、⑤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步骤④中操作A的名称是 。若提供了铁架台、玻璃棒,还缺少的玻璃仪器为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
c.步骤④中操作B的名称是
d.步骤⑤实验的目的为 。
[实验结论]: 。
用化学用语表示:
7个氯原子_____ 2个钠离子___ __纯碱___ __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初中化学中最常用的溶剂_____
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下图)。
(1)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离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①中(填“一定”“不一定”)含有过滤。物质①是溶液。
(3)上述工业流程中(选填A、B、C)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A、吸收塔 B、分离池 C、 煅烧炉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除物质①的溶液外,还有。
(5)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的好处是。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地放出时,即可进行收集。
(4)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其中必须考虑的是(填序号)。
(5)为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下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
A.a→b→c→d | B.b→a→c→d |
C.c→d→a→b | D.d→c→b→a |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①图a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
②图b、c对应两种碳单质:图b单质的名称是。
③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②该反应中A、C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人类对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循序渐进的。
(1)青铜器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制品。西汉时期,人们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如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能利用还原剂从金属的氧化物中将其还原出来。例如,高炉炼铁所涉及的物质转化过程如下:
其中,物质A为(填化学式),A与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每年因为腐蚀(如铁生锈)而报废的金属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人们采用多种方法防止金属腐蚀。例如,将清洗后的铁锅擦干后存放可以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填“强”或“弱”),但铝制品却具有比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用必要的文字或化学方程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