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遭世变,两别泣不休,相相人已远,海角天涯梦,结发夫妻尤似梦,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战祸何时终?”这首诗最可能出自( )
A.抗战老兵 | B.台湾老兵 | C.老红军 | D.老知青 |
有关右图历史事件的评述,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
A.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 |
B.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反应 |
C.排外仇教(洋教)的暴民运动 |
D.农民阶级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
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 B.祈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 |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
二战的悲剧使人们开始认识到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政策是危机加深,并走向战争道路的重要原因,为此,二战后重新规划世界经济秩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立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经济 |
B.成立联合国,管理各国经济 |
C.建立有效机制使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体系化发展 |
D.建立关贸总协定,消除贸易壁垒 |
2008年3月5日,胡锦涛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时表示,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愿望。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必须坚持
A.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不结盟政策 | D.改革开放政策 |
抗日战争时期,各个抗日根据地积极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在农村针对不识字的农民,往往采取“豆选”方式(用豆子作为投票工具)来实行民主选举。这么做
A.说明根据地采取“三三制”原则建立政权 |
B.有利于调动根据地军民抗日的积极性 |
C.说明当时根据地经济困难、条件艰苦 |
D.为建国后的政治体制提供了直接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