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分子式为C32H16N8Co)恢复了磁性。已知该物质主要用于有机反应中的催化剂以及光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
B.该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C.此项工作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
D.此项研究结果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
已知在1×lO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H2O(g)=H2(g)+ 1/2O2 (g)△H="+242" kJ.mol-1 |
B.2H2(g)+O2(g)=2H2O(l) △H=" -484" kJ.mol-l |
C.H2(g)+ 1/2O2(g)=H2O(g)△H="+242" kJ.mol-l |
D.2H2(g) + O2(g) =" 2" H2O(g) △H=" -484" kJ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 |
B.合金都比纯金属易被腐蚀 |
C.将金属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而将正极接到废铁上,可以防止金属被腐蚀 |
D.钢铁设备上连接铜块可以防止钢铁被腐蚀 |
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材料为钢芯镀镍,依据你所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在硬币制作时,钢芯应作
A.阴极 | B.阳极 | C.正极 | D.负极 |
用铂电极电解某溶液一段时间,该溶液浓度增大而pH减小,该溶液是
A.NaOH | B.CuCl2 | C.CuSO4 | D.H2SO4 |
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