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醇类均能发生消去反应 |
| B.丁烷、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熔点依次升高 |
| C.在有机反应中,反应条件尤为重要。例如:温度不同,苯的硝化反应产物不同 |
| D.人们普遍采用凯库勒式表示苯及苯环的结构是由于苯的凯库勒式结构能全面反映苯的结构 |
下列有关σ键和π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某些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
| B.当原子形成分子时,首先形成σ键,可能形成π键,配位键都是σ键 |
| C.σ键的特征是轴对称,π键的特征是镜面对称 |
| D.含有π键的分子在反应时,π键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以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
| B.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
| C.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 |
| 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
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XYZ3 | B.X2YZ3 | C.X2YZ2 | D.XYZ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
| 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
| 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
| 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做键长 |
| B.H—Cl的键能为431.8 kJ·mol-1,H—I的键能为298.7 kJ·mol-1,这可以说明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 |
| C.键长越短,表明共价键越不稳定 |
| D.键能越大,表示形成该化学键时吸收的能量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