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为完全反城市化,确定了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 | B.中共重视“三农问题” |
C.中共积极推进工业化方针的影响 | D.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
中国历史上年号和纪元方式的变化往往和统治者的变化、政权的兴替息息相关,而从年号和纪元方式的使用上也能为我们历史研究的年代确定、判断使用者的政治立场提供依据。本世纪初,一位华人学者看见一份历史资料上写着“民国三十八年……”,你认为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可能是
A.东瀛束手,九州同庆 |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C.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D.大陆沦陷 |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四川“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的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蒋介石的演讲反映出当时
A.全面抗战开始 |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 D.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先进的中国人于20世纪初设计的解决方案是
A.《孔子改制考》 | B.《革命军》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论人民民主专政》 |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经济结构的变迁 | B.列强的经济侵略 |
C.民族工业的兴起 | D.自强求富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