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拥有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据此完成问题。导致清王朝时期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 | B.政治 | C.宗教 | D.交通 |
与辽宁省成为人口超过百万城市最多的地区关联不大的区位因素是( )
| A.交通 | B.矿产资源 | C.经济基础 | D.宗教和军事 |
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
| A.人口迁移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
| B.军事、宗教等因素对城市区位影响已经衰弱 |
| C.城市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
| D.科技对城市区位影响最大 |
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方为震源 |
|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 |
| C.地震无论大小都具有破坏性 |
| 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
| A.震中 | B.震级 | C.震源 | D.震波 |
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5时20分 | B.15时40分 |
| C.14时30分 | D.14时20分 |
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据此回答题。
若图中的虚线表示积雪冰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
| B.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
| C.N坡是向阳坡,S是迎风坡 |
| D.S坡是向阳坡,N是迎风坡 |
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且该山体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 A.T冬<18℃ | B.T夏<18℃ |
| C.T冬<10℃ | D.T夏<20℃ |
图为我国新疆天山南麓某区域,据图判断图中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
| A.地下水 |
| B.大气降水 |
| C.浅层地下水 |
| D.高山冰雪融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