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到宋朝,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至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清朝官僚上朝时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护膝。以上礼仪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纲常礼教的强化 | B.封建官员成为皇帝的奴仆 |
| C.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断强化 | D.中央集权的加强 |
某同学在阅读下图所示的数学专著时作了如下批注,其中正确的是( )
①成书于西汉初期的著作,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②书中有关十进位制的记述
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④书中详细记载了“算筹”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 )
|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 |
| 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 |
| 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 |
| 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
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四位学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
| A.造纸术——欧洲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 |
| 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 |
| C.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 |
| 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 |
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近来。“中国雪”是指( )
| A.指南针 | B.造纸术 |
| C.印刷术 | D.火药 |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发明指的是( )
| A.火药 | B.指南针 |
| C.活字印刷术 | D.造纸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