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的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
B.都属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长官产生方式不同 |
C.都适应了统治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 |
D.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
据《中国近代经济研究》统计,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如下:
该组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当时的中国
A.封建自然经济仍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
B.民族工业在地区分布上严重不平衡 |
C.民族工业已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快速发展 |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只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
据史书记载:天津进口货物中,美国货占到70%,大量走私进口的美国货还不包括在内。天津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美国货占到将近60%,天津的民族工业因此纷纷破产。这种情况发生在
A.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 B.抗日战争前期 | C.抗日战争后期 | D.抗日战争胜利后 |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A.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B.实业救国思潮在社会兴起 |
C.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 |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 B.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
C.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 D.中国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
下列对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发展②引起瓜分狂潮,列强主要进行商品输出
③大企业更加倡导自由竞争原则④每个工厂的运作都相对独立
A.②③④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