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 )
①汉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了十九次,而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贵族逐渐平民化 | B.姓氏逐渐普及化 |
| C.宗法制逐渐瓦解 | D.社会逐渐平等化 |
《史记 >>:“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关于这里的“通道”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于西南夷的“五尺道” |
| B.为加强北部边防而修筑 |
| C.为征服岭南而修筑 |
| D.为防止北部蒙古族的入侵而修筑 |
《国语》:“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这反映出西周( )
| A.统治范围扩大 | B.中央集权加强 |
| C.封建邦国众多 | D.政治发展不平衡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
| B. |
“一国两制”的方针 |
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
| C. |
《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 |
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
| D. |
1982年宪法的颁布 |
中国进入了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
1969年《人民日报》对联合国不满、批评和谴责的文章占当年该报纸关于联合国政治类文章的71.43%,1970年为17.24%,1971年为3.13%。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三世界国家控制了联合国 |
| B.尼克松访华改善了中美关系 |
| C.中国国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 |
| D.中国对美政策做出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