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 C.兼相爱、交相利 |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
|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
|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
|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尚书·召诂》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 A.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
|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的关系 |
| 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
| D.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
“各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材料描述的是 ()
| A.上海合作组织 | B.北美自由贸易区 |
| C.欧洲联盟 | D.亚太经合组织 |
“二战”后,股份公司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主要形式,美国一般民众也拥有股票,这一现象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日本出现了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称为“法人资本主义”。这些变化()
| A.事实上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
| B.形成了国家、民众、企业互制关系 |
| C.扩大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力 |
| D.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苏联工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基于工业部门内部的积累机制,而是运用行政力量以“剪刀差”等方式从农业中“抽取”剩余投入工业的结果。这一模式()
| A.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 |
| B.吸取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经验 |
| C.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
| D.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