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元曲,回答小题。
【商调】梧叶儿·春日 张可久
长空雁,老树鸦,离思满烟沙。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何处游人驻马?“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出两种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①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②高。
注:①九日:指重阳节。我国民间有在该日登高、戴菊的习俗。
②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没有什么用处。诗歌一、二句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来写菊?请简要说明。
诗歌三、四句歌颂了菊花什么样的高贵品质?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勤王: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蟋蟀。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
对这首诗的理解,下面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和颔联,诗人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的夜坐图。 |
B.颈联中“逶迤”的深层含义是:对蹉跎日月的无限感慨。 |
C.尾联运用苏秦闻鸡起舞的典故,很好地表达作者立志报国的真实情感。 |
D.全诗形式上对仗工整,风格上颇有杜甫风味:在沉郁悲凉之中又显慷慨悲壮。 |
全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
乔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①,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痛,坐羊皮②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①青云兴:做官的兴头。②坐羊皮:意为隐居江湖。作者开篇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有何作用?
结合全曲,简述渔父形象的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準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②遥清渭③,沉思忽自惊。
注:①本诗作于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③清渭,指渭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全诗首尾分别用了“聊”与“惊”二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