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
谢 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①谢榛: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②樵苏: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诗的颔联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之情感的?(4分)
颈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效果?(6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两首诗都属于(填体裁),描写的角度分别是
《咏蛙》这首诗主要运用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约客》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句所表现的场景描绘出来。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沈腰:指腰肢消瘦。潘鬓:指鬓发斑白。
词的上阕(前5句话)写了什么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词的下阕是如何渲染自己“归为臣虏”的哀痛?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叙事抒情,上下阙之间在内容上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解】①这首诗写在长安落第之后。“远上人”为作者的高僧友人,名远。②三径:指退隐家园。
从诗的内容看,作者“悲”的原因有哪些?

诗的尾联在写景方面有何特点?

简析这首诗的抒情方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有人评价此诗前两句中“断”“复”两字,似不着力,却耐人寻味,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两字有怎样的意味?
后两句,按常情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行人”,作者笔下所写却与常情相悖,作者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