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5万亿,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 ),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28% 44元 B.25% 40元 C.22% 36元 D.25% 37.5元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英国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2015年1月27日发布报告称,2014年中国企业国内并购交易创历史新高,交易金额达40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我国企业加快并购
①表明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提高
②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增强自身竞争力
③这是市场发挥作用促进资源配置的体现
④可以避免同行间的竞争,增加企业利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咬文嚼字》杂志公布2014年度十大流行语,分别是“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段舍里”“失联”“神器”“高大上”“萌萌哒”等。这十大流行语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14,从中可以窥见当年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杜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④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看,上题中的网络语言
①来源于人们的主动创造,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②是社会意识的反映,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③具有相对独立性,是一定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
④是社会意识对一定社会群体共同社会经历的反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