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4分)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        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                                            。(4分)
(3)能够使丁环节水量增大的条件有                                         。(3分)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              。(4分)
(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3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区域图和卫星图片(图9)

材料二: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的晴天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下,会形成剧毒的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图中L城西面临海,三面环山,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光化学烟雾危害严重。
(1)图中城市M、N之间的直线距离接近____千米。M城位于北京的_方向。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R河120°经线以西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3)某地理小组在观看图示区域的卫星图片时,发现位于山间高原盆地中的P地有不少图9中右图所示的农田景观,图中圆圈的半径约为400米。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景观形成的原因。
(4)结合材料,分析L城光化学烟雾危害严重的原因,并指出当地主要发生的季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图中的地质构造 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_。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________(流水、风力)的____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③处可能会形成__________岩,它是已生成的岩石在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
(4)若要开采石矿,建采石场宜选择A处还是B处?处,若④⑤是同一成因类型的岩石,要开采花岗岩作为装饰材料,宜选择______________(④处还是⑤处)?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两处中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___处;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_处。
(6)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地理事物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风蚀蘑菇 B.长江三峡 C.渭河谷地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月。图中A处是(高、低)气压,名称是, 它把气压带割断。
(2)图中B处盛行季风,C处盛行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4)亚洲东部季风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ME为晨昏线中的线。
(2)图1所示情形出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_ (填写数码)处。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为。此时南昌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3) 当太阳直射点由图2中③处移向④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______(变快、变慢)。
(4)一年中南昌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的______(填写数码)处。
(5)图1中早晨6点的是点。(填字母)
(6)A点的昼长是小时,日落时间是点。
(7)C点在B点的方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大气的______作用和大气的_____作用。
(2)A是___________辐射,经过大气时,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吸收,所以______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3)B是________辐射,该辐射对地面有______的作用。
(4利用大气热力原理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早穿棉袄午穿纱”这一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