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为当85°N刚好有极昼的时候,北半球甲、乙、丙三地测1米高的物体影子,测得一天中影长最短时的北京时间及影长(已知tg15°≈0.268),据此回答问题
| |
甲 |
乙 |
丙 |
| 影和最短时间(北京时间) |
12:40 |
18:00 |
2:00 |
| 影长(米) |
0.35 |
1.43 |
0.58 |
甲、乙、丙三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
| A.丙、甲、乙 | B.甲、丙、乙 |
| C.乙、丙、甲 | D.甲、乙、丙 |
甲、乙、丙三地东西方向的正确叙述
| A.甲在乙偏东方,乙在丙的偏东方 |
| B.甲在乙偏西方,丙在乙偏西方 |
| C.乙在丙偏东方,乙在甲偏东方 |
| D.丙在甲偏西方,丙在乙偏西方 |
关于此日正确的叙述
| A.在北京的偏东方的是甲、乙 |
| B.正午太阳高度从高到低排列:丙、甲、乙 |
| C.日出时间从早到晚排列:丙、乙、甲 |
| D.夜长从长到短排列:甲、丙、乙 |
随着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断向郊区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城市”。下图示意美国某“边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生产用地 | B.居住用地 |
| C.办公用地 | D.零售业用地 |
图示“边缘城市”
| A.居民主要居住在外围 | B.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 |
| C.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接 | D.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大 |
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最可能出现图示景观的省份是
| A.新疆 | B.江苏 |
| C.青海 | D.台湾 |
图中高速公路采用高架桥的形式,其主要目的是
| A.少占耕地 | B.减少投入 |
| C.减小坡度 | D.避开断层 |
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我国去南极的考察船,通常都要驶过咆哮的西风带,该带强大的西风漂流常使船员感觉非常不舒服,该带的位置在
| A.P 地附近 | B.Q 地附近 |
| C.R 地附近 | D.T 地附近 |
S 附近环境特征与洋流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地势低平 | B.河流短小 |
| C.海运不便 | D.雨林密布 |
S 与T 纬度大致相当,与T 沿岸相比,S 沿岸
| A.日落晚 | B.自转慢 |
| C.地方时早 | D.夏季短 |
读某谷地地区午后的近地空气等温面分布图,河流自北向南流,距钢铁厂20 千米处有一城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甲、乙海拔相当,此时甲、乙气温和气压状况是
| A.气温:甲>乙气压:甲<乙 |
| B.气温:甲>乙气压:甲>乙 |
| C.气温:甲<乙气压:甲>乙 |
| D.气温:甲<乙气压:甲<乙 |
若该钢铁厂布局较为合理,则城市应该位于该厂的
| A.东方 | B.西方 |
| C.南方 | D.北方 |
下图示意某河流径流特征与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符合该地农业发展条件的是
| A.春季易受干旱影响 | B.夏季降水过于丰沛 |
| C.秋季频受寒潮侵袭 | D.冬季低温冻害威胁 |
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积雪融水 | B.冰川融水 |
| C.雨水 | D.地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