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水的开采利用,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地下水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B.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漏斗区,影响地下水的循环再生能力 |
C.地下水中的承压水(理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水质好,是很好的供水水源 |
D.在千旱地区引地表水漫灌,无相应的排水措施,易造成土壤盐渍化 |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读图回答各题。关于图中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
B.10°—20°盛行东南风 |
C.20°—30°盛行上升气流 |
D.30°—40°盛行西南风 |
下图中与右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图 “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50m),完成各题当地某中学地理小组沿山间便道进行登山活动,在行进途中,同学感觉坡度较陡的路段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为了促进旅游活动,加快经济发展,拟在甲、乙之间修建游览索道方便游人,其索道长度大约为()
A.400m | B.600 m |
C.900 m | D.1200 m |
下图所示为南回归线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关于①、②、③大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两大洋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
B.①大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 |
C.②大洋面积最小,轮廓呈“S”型 |
D.③大洋周围有五个大洲 |
图中地形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的陆地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冬至日,甲、乙两个中学生分别到达P和M点,测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并观测到该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读图回答各题。甲学生观测乙学生时(忽略身高),其仰角约为()
A.20° | B.30° |
C.40° | D.50° |
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 B.400米 |
C.500米 | D.600米 |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
A.80米 | B.180米 |
C.298米 | D.300米 |
读下图,回答各题。图中阴影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产区,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地势平坦 | B.气温年较差大 |
C.气温日较差大 | D.水源充足 |
图中地中海沿岸地区农业生产由原来的以混合型农业为主到现在的以园艺业为主,其原因主要是()
A.调节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 B.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
C.合理利用了丰富的热量 | D.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