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球能量盈余区与亏损区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40°N—40°S地区是能量盈余区,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
B.对流层的厚度较大 |
C.太阳辐射的时间较长 |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
关于全球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地区到高纬地区逐渐增大 |
B.各纬度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
C.赤道地区热量收入最大,极地地区热量支出最大 |
D.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由于海水蒸发耗热 |
全球热量平衡主要依靠( )
①大气环流 ②生物循环 ③洋流 ④地壳物质循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完成第下列问题。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A.1200米 | B.1000米 | C.900米 | D.600米 |
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甲村、Ⅰ山山顶 | B.④镇、Ⅱ山山顶 |
C.Ⅰ山山顶、②镇 | D.③镇、乙村 |
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Q线 | B.P线 | C.N线 | D.M线 |
在下图所示的经纬网示意图中,用k1、k2、k3、k4分别表示AB、AC、BD、CD段的比例尺,那么各线段比例尺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k1>k2=k3>k4 B.k2=k3>k4>k1 C.k4>k1>k2=k3 D.k1>k4>k2=k3
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
C.甲-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丁的实地距离 |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
两极地区是我国进行科学考察的重点区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符号所示地区正确的是
A.①非洲 ⑤印度洋 | B.②北美洲 ⑥印度洋 |
C.③太平洋 ⑦太平洋 | D.④太平洋 ⑧大西洋 |
图中各点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⑤⑥ | D.③⑦ |
一艘轮船从⑦地航行至⑧地,该船
A.航向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 B.由东半球进入西半球 |
C.逆风航行 | 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
读中国四个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有关A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
B.黄土高原区,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
C.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 |
D.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
有关B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变率大,水资源缺乏 |
B.低山丘陵,土壤为红壤,肥力低 |
C.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河流补给以冰雪补给为主 |
D.陇海线、京沪线、浙赣线经过本区 |
有关C、D两地区比较,正确的是( )
A.C地区地形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昼夜温差小
B.D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昼夜温差大
C.两地区畜牧业以家畜饲养畜牧业为主
D.两地区都主要是外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