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要求盟国跨越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兵力不足和气象条件对渡海作战影响较大等为由,一再推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英吉利海峡常年受 (风带)的影响。
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气压与风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2011年3月22日是第19个世界水日,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下图,简要概括我国水资源分布现状并分别指出其主要原因。
比较下表,指出两省区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上有哪些差异。江苏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省级 行政区 |
人均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活用水量(m3/人·年) |
人均生产用水量(m3/人·年) |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亩·年) |
万元GDP用水量(m3/万元) |
江苏 |
610 |
70 |
540 |
446 |
570 |
宁夏 |
1 780 |
26 |
1 754 |
1 352 |
4 000 |
简要分析宁夏的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比江苏多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河流域自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地区,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材料二:我国每年耕地一土净流失量高达262平方千米,而且荒漠化面积仍以较快速度扩展。2001年春季,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发生多次扬沙、沙尘暴天气,导致北京空气污染严重,迫使机场、公路交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正常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早在1991年北京就被内罗毕国际会议列为“沙漠化边缘地区城市”。
材料三:随着我国北方人口的剧增,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有些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结果造成植物枯死,土地失去植被保护,极易起沙扬尘。现在,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活动中发生的。
近些年来,北京经常遭受沙尘暴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位于强劲的_____风的下风向。
影响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可以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一地沙尘暴治理的是()
①在大面积露天矿的土地上种草②建设“三北”防护林
③增强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④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
⑤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
A.①③④ | B.③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⑤ |
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赤潮,其主要原因是()
A.洋流改变了热量平衡
B.厄尔尼诺现象引起了气候异常
C.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导致海水营养化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______,A—C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C—B时段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___。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时段。
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______(选择填空)
A.核工业 | B.耕作农业 | C.钢铁工业 | D.电子工业 |
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______。(选择填空)
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___。(选择填空)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
下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针对图中A、B两地区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正确选项填在代表A、B两地人地关系的关联图中。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加剧③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④轮荒、开矿等破坏植被由上题举例说明人口增长是导致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图中山东省的生态脆弱区多沿黄河分布,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兴趣小组查阅资料时发现,在甲图中M处有一瀑布,此瀑布“激流翻滚,惊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场面极为壮观”。
(1)试分析该瀑布景观最为壮观的季节及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影响图甲中≥10℃的年等积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太原和石家庄两地≥10℃积温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3)结合图乙,说明图示省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