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图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回答问题。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 |
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
D.东风;自西向东流 |
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读下表回答问题。
震中地点 |
震中地 理坐标 |
地震发生时间 (北京时间) |
震级 |
|
① |
新西兰南岛近海 |
45.2°S,166.5°E |
2003年8月21日20时12分 |
7.0级 |
② |
伊朗南部 |
29.3°N,58.4˚E |
2003年12月26日09时56分 |
7.0级 |
③ |
西藏班戈与青海海西之间 |
34.3°N,89.4°E |
2004年04月22日18时02分 |
5.0级 |
④ |
希腊南部 |
35.8°N, 23°E |
2004年11月4日14时22分 |
5.8级 |
⑤ |
台湾以东海中 |
24°N, 122.6°E |
2004年11月8日23时54分 |
6.5级 |
⑥ |
哥伦比亚西海岸近海 |
4.6°N, 77.5°W |
2004年11月15日17时06分 |
7.4级 |
上表列出的地震中,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是( )
A.①④⑤ | B.①⑤⑥ |
C.②③⑤ | D.③④⑥ |
地震发生时,震中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
A.①⑤ | B.②⑥ | C.④ | D.③④ |
下图是“我国不同时期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气象预报等级分布示意图”(3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4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5级表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5月28日,我国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省(市、区)是( )
A.粤、桂、滇 | B.滇、川、赣 |
C.浙、湘、鄂 | D.川、陕、鄂 |
造成2010年5月28日与8月23日易发生地质灾害区的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壳活动 | B.地形状况 |
C.雨带分布 | D.植被状况 |
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看,我国发生这些地质灾害的主要时段是( )
A.4~9月 | B.10月~次年3月 |
C.6~11月 | D.12月~次年5月 |
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 |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
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
D.温差较大,岩石破碎 |
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
A.地震 | B.泥石流 |
C.洪涝 | D.塌方 |
下图为“中国地震灾害灾情年际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从上、下两幅图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
A.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正比 |
B.死亡人数与经济损失成反比 |
C.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抗震能力提高有关 |
D.1976年以后地震死亡人数减少与地震发生次数减少有关 |
下列省区中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
A.广东省 | B.台湾省 | C.湖南省 | D.云南省 |
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
①山区面积广大,地表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②人类活动对地表结构的严重破坏 ③季风区夏季暴雨集中 ④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