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 ,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3)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特点的形成原因。
(4)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
农牧交错地带是生态环境最不稳定而且脆弱、人类利用也最不稳定的地带,特别是高强度千预和掠夺式的粮食作物种植,不符合本地带的自然和经济规律,使得土地退化加速发展。
(1)将以下内容填入框图中(每空只限填一次)。
a.不因地制宜 b.不因时制宜 c.陡坡开垦 d.沙丘开垦
e.自然环境土地退化敏感 f.施肥少或不施肥 g.乱放牧 h.自然植被难以更新
i.风蚀水蚀加速 j.风蚀加剧产量下降 k.少雨年份加大农田比例 l.大风季节开垦
(2)由框图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的波动变化与土地利用中耕地开垦多少的波动变化及________的波动变化之间的矛盾。
(3)自然与人为因素变化的不同匹配,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高降水、低开垦、低畜量带来土地的恢复;________,则带来加剧土地退化。因此,研究并预测________,调控人为开垦及养畜比例,实施________政策,是控制这一地带土地退化、促进农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读“基塘生产”示意图,回答:
(1)基塘生产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按农业地域类型分类,它属于( )
A.热带作物种植园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3)影响“基塘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温 B.土壤 C.降水 D.地形
(4)这种模式的农业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它具有的意义有哪些?
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2)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3)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4)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图中对应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的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的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