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甲)图是某学生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由于实验中连接重物和木块的细线过长,所以当重物着地后,木块还会在木板上继续滑行,图(乙)所示纸带是重物着地后的一段打点纸带(注意图中任两个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没有标出)。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木块的加速度为a=_____m/s2,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以及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摩擦,所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为一理想变压器,K为单刀双掷开关,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
A.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K由a合到b时,I1将增大 |
B.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K由b合到a时,R消耗的功率将增大 |
C.保持U1不变,K合在a处,使P上滑,I1将增大 |
D.保持P的位置不变,K合在a处,增大U1,则I1将增大 |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出发点是以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这两条基本假设是
A.同时的绝对性与同时的相对性 | B.运动的时钟变慢与运动的尺子缩短 |
C.时间间隔的绝对性与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 D.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 |
如图所示,O是波源,a、b、c、d是沿波传播方向上处于平衡位置的四个质点,且Oa=ab=bc=cd=2 m,开始时各质点均静止在平衡位置,在t=0时刻,波源O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简谐振动,振幅是0.1 m,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λ=8 m.当O点振动的路程为0.5 m时,有关a、b、c、d质点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a质点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 |
B.c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
C.b质点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
D.d质点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
如图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R1为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变小),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A.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
B.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
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 |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 |
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 |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 |